文章导读:
“让父母住好一点”报告指南
随着“全龄友好社区”理念的普及,老年人的居住需求愈加受重视。
11月28日,为深入描摹中国老年群体住房现状与改善动机,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与贝壳研究院联合发布《2022年老年人住房需求洞察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,搭建了中国老年群体住房消费行为的新框架——老年住房交易“双驱动”模型。本次调研面向14个城市¹,共回收有效问卷9467份。
“代际支持型”购房动因占比更高
老年住房交易“双驱动”模型中“双驱动”是指影响老年人参与住房交易的两个基本动因,一是居住改善,二是代际支持。
“居住改善”本质上讲属于“养老驱动型”,改善老年人自身居住条件(包括房屋自身条件及其周边配套)。而“代际支持”,即家本位文化影响下老年人以住房为纽带的代际支持意愿。该因素属于“代际驱动型”,希望能够与子女就近居住,以便得到子女更好的照料,或者帮助子女照料孙辈,售房变现支持子女购房等。
据调研,超9成的老年人购房自住,其中有25.3%的老人出于代际支持目的。近2成老人选择在子女居住地附近购房,其中超6成老人是为了方便子女照顾自己。
随着年龄增大,老人购房决策的影响因素也有所变化。70岁以上老人行动和自理能力下降,购房动机更偏向于改善居住条件及同子女就近居住方面,高于70岁以下老人6.4个百分点。相比之下,70岁以下老人购房时更注重小区周边(如医院及购物交通设施等)。
至于老年群体出售住房的目的,则是以支持子女为主(代际支持型售房),占比近5成。其中近3成是用于变现支持子女买房,主要支持子女“小换大”改善居住品质,以及为子女购置婚房,其次为变现给子女分配财产或清偿债务。
超8成全款买房,决策受子女影响
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,再加上贷款年限受年龄限制,老年人更倾向于全款购房,占比达到83.2%,高出中青年群体58.6个百分点。
80%以上老年群体购房首付资金主要来自个人积蓄或房产本金(卖房所得),以房产本金作为购房款的比例要显著高于中青年群体。此外,老年人向亲友借贷的比例略高于中青年群体。
老年人虽然拥有资金自主权,但在住房决策上,他们相较于中青年群体独立性更低。老年人中能做到独立决策的比例较中青年群体低5.9个百分点。其中,超3成老年群体购房决策受子女影响,10%的人受配偶影响。
偏好两居室户型,最关注交通和医疗
老年群体选择购买和出售两居室的比例占比最高,均在50%左右,分别高出中青年群体11.7个百分点。面积方面,近7成老年人偏好90平米以下的房子,其中选择70-90平米的最多,占31%。
多数老年人所购住房处于市中心或主城区,整体高出青年群体4.51个百分点,独居老人选择在市中心购房的比例明显更高,更“希望地段繁华热闹”。老年人售房标的以市中心或非市中心主城区住房为主,出售市中心住房占比高于青年群体10个百分点。
就小区周边而言,老年群体与中青年群体均看重“交通及日常生活便利度”,老年群体更看重小区周边就医条件、是否能同子女或亲友就近居住,该项比例较中青年群体分别高出29.4、10.6个
免责声明:本文所载信息为研究院分析师独立观点,不代表所在机构意见,亦不保证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。文中所述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,不构成市场交易和投资建议。本文版权为贝壳研究院所有,对本文保留一切权利,未经事先许可,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翻版、复印、发表或引用本文的任何部分。
贝壳研究院发布《普惠住房-中国新居住发展报告2022》
2022-01-14从链式衰退到良性循环——贝壳研究院发布《2022年房地产市场展望报告》
2022-01-04许小乐:当下房地产的破局点在哪里?
2022-04-06《2022家装消费趋势调查报告》指出,近6成人吐槽材料问题
2022-12-21成都青年租住洞察报告
2022-04-022023年三季度中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报告出炉
2023-10-202023郑州住房租赁市场洞察
2023-06-282023家装消费品质报告
2023-05-19居住改善的新趋势
2023-05-12北京整装市场白皮书发布:超65%的家装消费者选择整装
2023-04-28